苦寒中苦读成才
他是不幸的,出生刚10个月,父亲去世,母亲扔下他改嫁;他又是幸运的,叔叔、婶婶抱养了他,视若己出,并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、教育成人。
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大厦,记者见到22岁的任欢迎,他近1.80米的个头,质朴中透着坚毅。在北师大师生眼里,他人穷志不短,好强上进。苦难对荣获 “2007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”称号的任欢迎来说,是一笔财富,他在艰苦的生活中学会了自强,并把这种精神带到了学习中。
年年被评为三好生
叔叔婶婶身小体弱,既没文化又没手艺,只能靠几亩盐碱地维持生计。叔叔家小妹出生后,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,家庭负担很重。初中时,任欢迎独自一人去县城打工,给自己赚学杂费,年仅15周岁的他成了名副其实的“民工”。
在建筑工地当民工的日子里,他每天早上不到5点就去“抢活儿”。每天10个小时的高强度体力劳动,让农民工叔叔们心疼。他第一次拿到了用汗水换来的18元工钱,也第一次用自己挣到的钱缴上了学杂费。
“我一定要自立自强。我没有理由不为叔叔家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任欢迎说。叔叔一家的爱让他觉得他是最幸福的人。为了供他上学,叔叔家学习成绩很好的姐姐初中还没毕业就辍学去打工。
任欢迎虽然比别人少了很多学习的时间,但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,而且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。2005年7月21日,当他接到北师大录取通知书时,看到叔婶灿 烂的笑脸和闻讯而来祝贺的邻居,帅气的他笑了。喜悦持续没多久,近600元的学杂费深深揪痛了他的心。他知道,家里已有1万多元的外债,几乎都是叔婶为他 这些年上学借下的。为了省下钱让欢迎念书,叔叔家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,那年夏天家里没买过一次菜,全靠院里种的丝瓜。
升学选择双保险
上初中后,任欢迎到镇里的学校住宿。为了考上县一中,成绩很好的任欢迎为保险起见,想靠体育特长考所好中学。“学体育要营养跟得上,但那个时候家里没 钱,没法开口向家人要钱,只好吃从家里带的咸菜。”上中学的日子里,他从家带婶婶做的咸菜和馒头,喝学校食堂的免费汤。因为缺油水,他时常感觉浑身乏力。 体育老师看到营养不良的任欢迎,建议他如果身体跟不上,最好别学体育,否则还将影响正常的文化课学习。
从不向家人开口要钱的任欢迎,第 一次回家向叔叔要钱买奶粉补充营养。“你文化课成绩很好,为什么要学体育,家里都没钱买菜,哪有钱给你买营养品。”婶婶第一次对他发火。十几年来从不舍得 买一件衣服的叔叔和婶婶,第二天还是默默地把买来的奶粉塞到任欢迎手中,这是他们向邻居借钱买来的。
申领助学贷款缴学费
任欢迎申领了助学贷款,解决了学费,但家里还是无力支付他的生活费用。他没有向困难低头,上大学后不花家里一分钱。
“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一片天地!”任欢迎婉拒了同村一位并不富裕的好心人的资助,开始了勤工俭学之路:发传单、做促销、当裁判、做家教、在滑雪场卖票……
每次路过学校附近的一家火锅店,任欢迎总要习惯性地停一会儿。他大二时曾在这里做过传菜生。每天中午和晚上生意最火爆的时候,他要穿梭于三层楼之间,到午夜才能回到宿舍,而第二天一早还要去上课。
现在,任欢迎干两份家教,还在学校勤工助学中心工作。每个周末,他都要坐两三个小时的车到东四环给一名高中生补课。自上大学以来,他一直靠勤工俭学和做兼职赚取生活费。
艰难的生活并没有挡住任欢迎追求理想的脚步。2005—2006学年,他被评为三好学生,并以班级第三名的成绩获得了“专业二等奖学金”,第二年获得了 “专业一等奖学金”。从小习惯了艰苦日子的任欢迎并没有因为家境贫寒而感到自卑。他参加了学生会,为学生工作出谋划策。
任欢迎说,他的目标是毕业后继续深造,然后回家乡教书,回报社会,回报家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