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份,南国的大地依旧翠绿,北方的树木吐出新芽。现在离高考又近了一步,学生可能还在想时间再慢一点,回到一轮复习,我一定再认真一点。此时的父母已经有些精疲力竭了,付出了十几年,这是最后的时刻,盼望着考试早点到来。那么,高考,是我们在答题,还是父母在答题?
记得,在刚上大学时,班里有一个同学是号称亚洲最大高中毛坦厂中学毕业的。在那个学校里,班里基本都是一百人左右,每天的作息时间特别的严格。就连中午的午餐时间都会特别的有限。那时候由于我的这个同学是复读,所有家里特别重视,妈妈陪读,每天妈妈起的比他还早,先去买菜,回来叫他起床,看着儿子吃完了热腾腾的早饭,妈妈才会开心。午餐,晚餐,都是这样。晚上由于需要上晚自习,妈妈还会在家等着儿子回家。直到进入梦香为止,妈妈的这一天才算完。如此一整年,妈妈每天都是这样。这只是看到的,在过去的十几年,没有看到的还有很多,如此这样,除了父母,还会有谁可以坚持下去。
父母基本都是这样为孩子们不图回报的付出,有过之而无不及之。所以,有的时候父母会很关心孩子们的成绩,一方面想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果。另一方面,希望自己的如此作为,得到一点点的成效。如果孩子的成绩没有一定的进步甚至倒退,那么父母会心寒,偶尔会发发牢骚,指责自己的孩子。毕竟每天只会鼓励孩子的家长,只有在电视剧里才会出现。
然而,在高三末期的时候,考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很大的,有的已经压力太大,已经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了。这时,父母的一句关心都可能使孩子将心里的压力爆发出来,以至于造成和父母的矛盾,这时父母多多少少会有那么点心寒。当然,孩子的心里也不会舒服。
看了那么多,也许您会说,父母和孩子需要多多配合,多多理解。其实,这远远是不够的。孩子有时候理解父母,父母可能并不是很“领情”。毕竟,年代的不同,思想方式会有一些不同,理解不到位也是可以接受的。但是,父母要记住,上主战场的依旧是孩子,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与孩子发生矛盾,让孩子更舒心,等考完了再收拾他们。
有很多时候父母干着急,感觉孩子一点也不急,感觉好像是自己上考场,而不是孩子。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对的,孩子的压力往往没有表达出来。总的来说,父母和孩子在最后的阶段是一种合作和配合的关系。在这段时间,很大的程度上,父母付出的多,可能最后的回报也会更多。
作为考生,其实你自己就是一个纽带,在最后时刻,积极配合好父母,争取最大胜利!
|